中国电影市场还有“红利”
2011-2015年,是中国电影红利爆发的五年。影院数、银幕数疯狂增长,年票房大盘节节高升,国产片票房破亿的数量更是呈指数级的增加。不少口碑表现一般的影片,都借着这一东风,吃到了不少市场红利。
但是从2016年开始,电影市场逐渐走入稳定,票房大盘平均增长率下滑到10%以下,单银幕票房产出逐年降低,随便组个盘拍一部电影就能大卖的时代也早已远去。尤其是在疫情影响下,去年票房大盘仅报收204亿。表面上看,电影市场红利似乎早已不在了。
但中国电影市场,真的没有“红利”可以吃了吗?
电影市场大盘在经过一轮冷清之后,必然会有一部影片让市场重新回暖,而这部影片也势必会吃到市场饥渴带来的“报复性观影”红利。
报复性观影,其实在国内市场已出现过多次。它指的是在一定时期内,观众因观影需求迟迟没能满足,在优秀影片出现后观影热情瞬间被点燃,并在电影市场形成一股观影热潮。
当然,并不是任何影片都能吃到这个红利的,在短则两周,长达一两个月的冷档期之后,一般是具有较高商业性的爽片才最能够引发报复性观影。
例如,2018年秋冬季,受行业寒冬影响,重量级大片不断缺席,电影市场多次降临冰点,很多观众一度陷入“无片可看”的境地。原本票房预期只有6-8亿的《毒液》成功激发了观众压抑已久的观影欲望,在电影市场掀起高潮,取得了近20亿的票房成功救市。在2019年4月的《复联4》上映之前,市场大盘同样也经历了一段低潮期,最终也让《复联4》成为了首部票房破40亿的进口片。
而2020年,因为疫情电影院停滞整整半年,在复工初期上映的多部影片,也吃到了市场饥渴的红利。
类型红利
如果说市场饥渴度红利,每年就只能碰到2-3次,并且基本上都被大片享受到了的话。那影片类型红利的受众面则更广。
档期红利
即便我们一再强调国产片要重视普通非节假日档期,但是对于预期目标在10亿+甚至20亿、30亿+的影片来说,传统四大档期依旧是此类影片的必争之地,这也造成了每年多部重量级国产片在节假日的扎堆定档。
不可否认的是,从过去几年的市场来看,节假日的确拥有着普通周末不曾拥有的票房势能,国产片们也能够从这些档期中,获得红利。在刚刚过去的跨年-元旦档,两部国产片都从跨年夜-元旦的超高大盘中获得了较大的档期红利加成。
不过,能够吃到档期红利的,往往都是在该档期的头部选手,如果影片在映前热度、预售,以及上映后的首日场均人次、上座率低于大盘平均水平,势必也会被市场快速淘汰,因为大档期因为具有较高的单日票房产出,影院在排片方面也能做到相对平时更快的反应。
当然影片不仅仅是只能吃一种红利,例如《除暴》同时吃到了市场大盘连续几周遇冷的市场饥渴红利与港式警匪片长达一年空缺的题材红利。《我在时间尽头等你》吃到了爱情类型与七夕节假日的红利。
内容为王与市场红利,冲突吗?
市场喊了好几年的内容为王,但好内容就一定必须要有好票房吗?
的确,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口碑之作实现了票房逆袭,也有越来越多的烂片在首日高票房之后就迅速跳水,最后票房扑街。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即便是到了2020年,依旧有不少口碑佳片票房不如预期,不少口碑中等的影片,却能凭借档期、类型、节假日的优势,取得相对不错的票房成绩。
但这就是内地影市的退步吗?
拍sir认为,这正是中国电影市场逐渐走向工业化成熟的一部分。对于电影工业,做内容的人负责好好做内容,在内容已经成型之后,做市场的人根据影片自身的性质以及整个大的档期环境,选择最适合影片的档期,并给予匹配的宣发,吃到最适合影片本身特性的红利,或许也是未来电影市场成熟化的一定的优势。
而那些仅仅只有内容好,却天真笃信“酒香不怕巷子深”的电影,最终或许也会被市场教育。内容为王与吃市场红利并不冲突,相信在中国电影市场真正走向成熟之后,会让每一部电影都能够吃到属于自己的市场红利。